×

Loading...
Ad by
  • 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: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&行业导师!
Ad by
  • 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: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&行业导师!

【转帖】被“别了”的何伟曾希望重返成都,如今终于不等了,正变卖越野车 ———这哥们都混不下去了。看来是真心想把老外都赶走。“别了,司徒雷登”;别了,一个时代。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4SNmWYty3LHRocQfxbikxg



一位中文名叫“何伟”的美国人彼得·海斯勒(Peter Hessler),离开中国、离开成都、离开他十分留恋的四川大学,已三个年头了。

他热爱中国,喜欢跟中国的普通人交朋友——正如他要给自己取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“何伟”。

当大多数美国人都只想关注国家领袖和各种重大事件时,他却试图引导美国人去了解到那些“不起眼”的中国人,努力想要美国读者明白中国并给予尊敬。


2021年夏天离开成都时,何伟曾表示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重返中国”。然而近日传出消息,何伟正托人帮他卖掉自己在成都时拥有的一辆越野车。这消息令我颇感意外,没想到他当年还留了一辆车在成都。这说明他那时心中确实还存有一丝念想——说不定两三年后中美关系会转暖,他还有机会回来。

但是现在,他似乎已不再抱持幻想,要把那台车卖了……

▌“意外”告别中国


2021年6月,有人爆料何伟即将离开川大,因为学校没有给他续签合约。而这是令所有人(包括何伟本人)始料未及的。因为按照以前和校方的约定,何伟在川大任职,并非“短期行为”。

随后,何伟委托好友何雨珈发表英文声明,对传言予以证实。声明说,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还能重新返回中国。无论如何,我们都在成都留下了极其美好愉快的回忆。”

何伟热爱中国,他在中国前后度过了十多年时光,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切,他也亲身参与了中美的友好交往,并且改善了美国大众对中国的看法。他被《华尔街日报》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。

他的即将离去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逝去,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既是一种遗憾,也有一点惶恐。未来的世界,可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。作为亲身参与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的美国作家,他的著作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。

▌只想理解中国

何伟英文原名为Peter Hessler,1969年6月14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。他曾任《纽约客》驻北京记者,其代表作《江城》《奇石》《寻路中国》等等描写中国社会的名著,脍炙人口,影响了无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。

人们称他是中国问题专家,是“比中国更懂中国的美国人”,他自己则说:“不做中国问题专家,只做一名想要理解中国的外国人。”

这可能是他的作品那么感人的原因之一,他不是为了假扮上帝指点江山,告诉中国人应该怎么做,而是忠实地记录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,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,让读者自己主动思考。


▌与中国的不解之缘

何伟小时候对外国的事情不感兴趣,特别是中国,“如果那时候你问我,中国大陆和日本和台湾有什么分别,我觉得都是一样的。”

何伟的父亲是个社会学家,这对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。因为他父亲在工作的时候也采访过好多人,是特别爱说话的一个人,很会讲故事,对什么人都感兴趣,不管是工人还是地位高的人,他父亲都跟他们交流。

父亲是要提高他的观察力,小的时候他们总是这样做。而父亲这种习惯也是从他的老师那儿学的。

他父亲是匹兹堡大学的博士,60年代在匹兹堡大学的时候,学校里有一个影响比较大的社会学家,名字叫Peter New,这个人特别受学生爱戴,因为他是个观察力特别强、特别会讲故事的一个人。实际上何伟的英文名字Peter,也取自于这个Peter New。

何伟小时候,Peter New在他家做客


Peter New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国人,他的汉语名字叫牛康民,在上海出生、长大,他高中时去了美国,在美国就读于达特茅斯大学。

牛康民的嗓门洪亮,他很喜欢讲故事,他的幽默感特别好,他也是一个爱说话、爱观察的人,即便远离故土,他也能四处为家,这是何伟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。

因为牛康民身高超过一米八,这使得何伟从小就觉得中国人身材魁梧,无所不能。因为何伟小时候没有看到其他中国人,就以为他就代表全中国了。“只要我听到‘上海’这个词”,何伟说,“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充满巨人的城市画面。”

何伟开始慢慢对中国感兴趣,后来何伟发现牛康民的背景特别有意思:他的爷爷叫牛尚周,是1872年被清政府派去美国读书的,就是下面这张图里最右边的小孩。


那时候清政府有一个工程,叫幼童留学计划,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。中国要发展,要向外国人学习,所以派了130多个小孩儿,去美国的名牌学校留学。

牛尚周去的是埃克塞特,一个很有名的寄宿学校。他们大概是在美国待了可能接近15年的时候,然后要回中国帮助建设国家了,但那是在清朝末年,他们有好多问题,这个工程后来被停办了,所以他回到了上海。

有人说,这个工程没有成功,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影响特别大。后来牛尚周的儿子牛惠生也去了国外学习,去了哈佛大学。然后牛惠生回了上海当医生,跟他的弟弟一起。他们在上海有一个私人医院。

牛康民就是在父亲牛惠生的私人医院长大,在1985年,他突然去世。当时何伟只有16岁,那时对中国还不是很感兴趣,所以实际上他对何伟了解中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,何伟也没有跟他说过几句话。

牛康民对何伟影响是间接的,他影响了何伟的父亲,何伟的父亲又影响何伟,而这件事的起点竟然是清朝幼童留学计划,最后何伟竟然也来到了中国,并记录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就想实现却在当代才实现的发展之梦,历史的螺旋让人惊叹。

前排中为牛惠生,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,摄于1932年


▌来到中国,爱上中国

27岁时,何伟来到中国,并开始学习汉语。他开始发现,牛康民给他的影响特别大,因为Peter New是他父亲的老师,他的观察力和他的角度,对何伟特别有影响。

牛康民的角度,不是简单的角度,不能说他的角度完全是美国的,或者完全是中国的,因为他有一些文化是中国来的,有一些是美国来的,所以何伟觉得他的思想比较灵活,比较有弹性。

何伟刚到涪陵的时候,显得有点傻,因为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。于是他开始学牛康民,有的时候变成一个外国人。这是一个好处,他跟人采访,可以说:“对不起,我不懂啊,你可以再告诉我,你可以再说一下。”

这很自然,在中国有好多人很有耐心,如果是个外国人,如果还是作家,他们就更有耐心。而且每一次他们回答,何伟可以发现新的东西,新的细节。

何伟在中国比较喜欢采访的是农民,还有工人,比较普通的老百姓,因为他可以跟他们讲好长时间,他们很有耐心。

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采访中,何伟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,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爱上了涪陵,也爱上了中国。

后来他把这些故事整理成书,就是专门写涪陵,这本书就是著名的《江城》。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,非虚构就是所有内容都是真的,不能创作。《江城》一经推出即获得“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”,在这本书里他写道:

在这里,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,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,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......

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,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。从地理和历史上看,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,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,又去往何处......


何伟在涪陵,摄于1996年

▌寻路中国,记录普通中国人

何伟去浙江采写《寻路中国》时,写了特别简单特别小的一个工厂,可能只有十几个工人。他去了好多次好多次,花了超过两年时间去研究这个小厂子。

工人们有时候会问他:你还没有把文章写出来吗?我们是那么差的一个工厂,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感兴趣呢?

他们可能想,他们是好差的一个工厂,何伟一趟趟跑来,是否也是一个好差的记者?但是他们对何伟还是很有耐心。

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,有时候人们会担心何伟是一个(商业)间谍,是那些要做同样生意的竞争对手派来的。所以何伟也经常给他们一些证据,比如给他们看自己写的文章,或者一本什么书,在中国的网站等等。

从1996到2007年,这段时间何伟几乎都在中国生活,他在中国边走边看边写,从涪陵到北京,到浙江,再到更广袤的东北、西南,他完成了自己的著作。这些年也是中国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,那时,内陆城市的变化可能要比北京上海更大。

何伟也觉得在涪陵时自己的变化最大,他坦言“离开涪陵之后,自己就没有那么多变化了,也比较稳定了。”

谈到中国的未来,他说,“我喜欢的不是中国的未来,而是我看到的现在的中国,地方上的普通人的生活。”

普通人,一直是他作品里的主角,他对政府这块领域不是很感兴趣,虽然偶尔也会写当地的一些干部是怎样的,比如涪陵的一些领导,但是并不涉及高层的领导。

通过记录真实的中国乡村,何伟希望联接到中国的过去,也想探究中国未来的可能性。而这其中他始终聚焦的,是中国最普通的人。一个个普通人的境遇,共同构筑了这个时代的侧脸。

何伟在江上对一家人进行采访


▌最重要的是真实

何伟说,喜欢写一些让他花很多时间与他们在一起的人。最好让这些人足够舒适,自己只是观察,而不是互动和提出问题。这么做是为了尽可能地保留原汁原味的真实。

何伟将镜头对准日常,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困境。他在公园、茶馆、面馆间游荡,认识了面馆老板、顾客、司机、小商小贩......他和这些社会上的人建立起亲密深厚的关系。

他认识到,这些社会上的人需要运用自己的头脑、运气加努力赚钱,他们为的只是过上好日子。

通过何伟的文字,中国人透过一个外国人的眼睛看见自己的国家,获得新奇又震撼的体验。他文学化的非虚构写作方式,对许多中文写作者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
2010年后,何伟曾举家移居埃及开罗。2019年8月,他又全家回到中国,搬至四川成都,并于同年秋季起任教于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,教授的内容就是非虚构写作,他想让更多人学会用真实而又有趣的文字记录被忽视的历史细节。

可惜的是,还不到两年,这位原本打算在中国、在成都长期工作、生活的美国人,却突然间毫无征兆地失了业,进而不得不跟他热爱的中国“别了”……(本文根据相关报道整合编撰)


在中国的十几年,何伟留下的除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,还有他献给中国的作品——那些作品记录了许许多多普通中国人在他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向开放、文明和进步的岁月中的独特经历和感受。

比如前面多次提到的《江城》《奇石》和《寻路中国》。

这三本书涉及的是关于中国的核心课题: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?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中国?

这三本书通过叙述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经历,描写他们平凡生活中的细节和意外,来向全世界展现改开后中国的巨大变化和进步。

《南方人物周刊》曾经这样评价道: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,是连一些中国的青年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。

《华尔街日报》对他的评价更高:毫无疑问,彼得·海勒斯(何伟)是最关注现代中国的具有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......他对当代中国的描写,极富人性。

对先知书店这套“何伟纪实作品集”感兴趣的书友,请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,一键收藏并抢先下单(你懂的)。透过一双美国人的慧眼,看到一个或许更真实的中国。



↓↓ 阅读原文 更多好书      点下在看 与君同在 

Report

Replies,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:

  • 枫下沙龙 / 谈天说地 / 【转帖】被“别了”的何伟曾希望重返成都,如今终于不等了,正变卖越野车 ———这哥们都混不下去了。看来是真心想把老外都赶走。“别了,司徒雷登”;别了,一个时代。 +5

   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4SNmWYty3LHRocQfxbikxg



    一位中文名叫“何伟”的美国人彼得·海斯勒(Peter Hessler),离开中国、离开成都、离开他十分留恋的四川大学,已三个年头了。

    他热爱中国,喜欢跟中国的普通人交朋友——正如他要给自己取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“何伟”。

    当大多数美国人都只想关注国家领袖和各种重大事件时,他却试图引导美国人去了解到那些“不起眼”的中国人,努力想要美国读者明白中国并给予尊敬。


    2021年夏天离开成都时,何伟曾表示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重返中国”。然而近日传出消息,何伟正托人帮他卖掉自己在成都时拥有的一辆越野车。这消息令我颇感意外,没想到他当年还留了一辆车在成都。这说明他那时心中确实还存有一丝念想——说不定两三年后中美关系会转暖,他还有机会回来。

    但是现在,他似乎已不再抱持幻想,要把那台车卖了……

    ▌“意外”告别中国


    2021年6月,有人爆料何伟即将离开川大,因为学校没有给他续签合约。而这是令所有人(包括何伟本人)始料未及的。因为按照以前和校方的约定,何伟在川大任职,并非“短期行为”。

    随后,何伟委托好友何雨珈发表英文声明,对传言予以证实。声明说,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还能重新返回中国。无论如何,我们都在成都留下了极其美好愉快的回忆。”

    何伟热爱中国,他在中国前后度过了十多年时光,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切,他也亲身参与了中美的友好交往,并且改善了美国大众对中国的看法。他被《华尔街日报》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。

    他的即将离去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逝去,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既是一种遗憾,也有一点惶恐。未来的世界,可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。作为亲身参与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的美国作家,他的著作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。

    ▌只想理解中国

    何伟英文原名为Peter Hessler,1969年6月14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。他曾任《纽约客》驻北京记者,其代表作《江城》《奇石》《寻路中国》等等描写中国社会的名著,脍炙人口,影响了无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。

    人们称他是中国问题专家,是“比中国更懂中国的美国人”,他自己则说:“不做中国问题专家,只做一名想要理解中国的外国人。”

    这可能是他的作品那么感人的原因之一,他不是为了假扮上帝指点江山,告诉中国人应该怎么做,而是忠实地记录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,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,让读者自己主动思考。


    ▌与中国的不解之缘

    何伟小时候对外国的事情不感兴趣,特别是中国,“如果那时候你问我,中国大陆和日本和台湾有什么分别,我觉得都是一样的。”

    何伟的父亲是个社会学家,这对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。因为他父亲在工作的时候也采访过好多人,是特别爱说话的一个人,很会讲故事,对什么人都感兴趣,不管是工人还是地位高的人,他父亲都跟他们交流。

    父亲是要提高他的观察力,小的时候他们总是这样做。而父亲这种习惯也是从他的老师那儿学的。

    他父亲是匹兹堡大学的博士,60年代在匹兹堡大学的时候,学校里有一个影响比较大的社会学家,名字叫Peter New,这个人特别受学生爱戴,因为他是个观察力特别强、特别会讲故事的一个人。实际上何伟的英文名字Peter,也取自于这个Peter New。

    何伟小时候,Peter New在他家做客


    Peter New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国人,他的汉语名字叫牛康民,在上海出生、长大,他高中时去了美国,在美国就读于达特茅斯大学。

    牛康民的嗓门洪亮,他很喜欢讲故事,他的幽默感特别好,他也是一个爱说话、爱观察的人,即便远离故土,他也能四处为家,这是何伟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。

    因为牛康民身高超过一米八,这使得何伟从小就觉得中国人身材魁梧,无所不能。因为何伟小时候没有看到其他中国人,就以为他就代表全中国了。“只要我听到‘上海’这个词”,何伟说,“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充满巨人的城市画面。”

    何伟开始慢慢对中国感兴趣,后来何伟发现牛康民的背景特别有意思:他的爷爷叫牛尚周,是1872年被清政府派去美国读书的,就是下面这张图里最右边的小孩。


    那时候清政府有一个工程,叫幼童留学计划,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。中国要发展,要向外国人学习,所以派了130多个小孩儿,去美国的名牌学校留学。

    牛尚周去的是埃克塞特,一个很有名的寄宿学校。他们大概是在美国待了可能接近15年的时候,然后要回中国帮助建设国家了,但那是在清朝末年,他们有好多问题,这个工程后来被停办了,所以他回到了上海。

    有人说,这个工程没有成功,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影响特别大。后来牛尚周的儿子牛惠生也去了国外学习,去了哈佛大学。然后牛惠生回了上海当医生,跟他的弟弟一起。他们在上海有一个私人医院。

    牛康民就是在父亲牛惠生的私人医院长大,在1985年,他突然去世。当时何伟只有16岁,那时对中国还不是很感兴趣,所以实际上他对何伟了解中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,何伟也没有跟他说过几句话。

    牛康民对何伟影响是间接的,他影响了何伟的父亲,何伟的父亲又影响何伟,而这件事的起点竟然是清朝幼童留学计划,最后何伟竟然也来到了中国,并记录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就想实现却在当代才实现的发展之梦,历史的螺旋让人惊叹。

    前排中为牛惠生,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,摄于1932年


    ▌来到中国,爱上中国

    27岁时,何伟来到中国,并开始学习汉语。他开始发现,牛康民给他的影响特别大,因为Peter New是他父亲的老师,他的观察力和他的角度,对何伟特别有影响。

    牛康民的角度,不是简单的角度,不能说他的角度完全是美国的,或者完全是中国的,因为他有一些文化是中国来的,有一些是美国来的,所以何伟觉得他的思想比较灵活,比较有弹性。

    何伟刚到涪陵的时候,显得有点傻,因为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。于是他开始学牛康民,有的时候变成一个外国人。这是一个好处,他跟人采访,可以说:“对不起,我不懂啊,你可以再告诉我,你可以再说一下。”

    这很自然,在中国有好多人很有耐心,如果是个外国人,如果还是作家,他们就更有耐心。而且每一次他们回答,何伟可以发现新的东西,新的细节。

    何伟在中国比较喜欢采访的是农民,还有工人,比较普通的老百姓,因为他可以跟他们讲好长时间,他们很有耐心。

    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采访中,何伟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,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爱上了涪陵,也爱上了中国。

    后来他把这些故事整理成书,就是专门写涪陵,这本书就是著名的《江城》。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,非虚构就是所有内容都是真的,不能创作。《江城》一经推出即获得“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”,在这本书里他写道:

    在这里,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,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,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......

   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,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。从地理和历史上看,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,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,又去往何处......


    何伟在涪陵,摄于1996年

    ▌寻路中国,记录普通中国人

    何伟去浙江采写《寻路中国》时,写了特别简单特别小的一个工厂,可能只有十几个工人。他去了好多次好多次,花了超过两年时间去研究这个小厂子。

    工人们有时候会问他:你还没有把文章写出来吗?我们是那么差的一个工厂,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感兴趣呢?

    他们可能想,他们是好差的一个工厂,何伟一趟趟跑来,是否也是一个好差的记者?但是他们对何伟还是很有耐心。

   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,有时候人们会担心何伟是一个(商业)间谍,是那些要做同样生意的竞争对手派来的。所以何伟也经常给他们一些证据,比如给他们看自己写的文章,或者一本什么书,在中国的网站等等。

    从1996到2007年,这段时间何伟几乎都在中国生活,他在中国边走边看边写,从涪陵到北京,到浙江,再到更广袤的东北、西南,他完成了自己的著作。这些年也是中国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,那时,内陆城市的变化可能要比北京上海更大。

    何伟也觉得在涪陵时自己的变化最大,他坦言“离开涪陵之后,自己就没有那么多变化了,也比较稳定了。”

    谈到中国的未来,他说,“我喜欢的不是中国的未来,而是我看到的现在的中国,地方上的普通人的生活。”

    普通人,一直是他作品里的主角,他对政府这块领域不是很感兴趣,虽然偶尔也会写当地的一些干部是怎样的,比如涪陵的一些领导,但是并不涉及高层的领导。

    通过记录真实的中国乡村,何伟希望联接到中国的过去,也想探究中国未来的可能性。而这其中他始终聚焦的,是中国最普通的人。一个个普通人的境遇,共同构筑了这个时代的侧脸。

    何伟在江上对一家人进行采访


    ▌最重要的是真实

    何伟说,喜欢写一些让他花很多时间与他们在一起的人。最好让这些人足够舒适,自己只是观察,而不是互动和提出问题。这么做是为了尽可能地保留原汁原味的真实。

    何伟将镜头对准日常,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困境。他在公园、茶馆、面馆间游荡,认识了面馆老板、顾客、司机、小商小贩......他和这些社会上的人建立起亲密深厚的关系。

    他认识到,这些社会上的人需要运用自己的头脑、运气加努力赚钱,他们为的只是过上好日子。

    通过何伟的文字,中国人透过一个外国人的眼睛看见自己的国家,获得新奇又震撼的体验。他文学化的非虚构写作方式,对许多中文写作者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
    2010年后,何伟曾举家移居埃及开罗。2019年8月,他又全家回到中国,搬至四川成都,并于同年秋季起任教于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,教授的内容就是非虚构写作,他想让更多人学会用真实而又有趣的文字记录被忽视的历史细节。

    可惜的是,还不到两年,这位原本打算在中国、在成都长期工作、生活的美国人,却突然间毫无征兆地失了业,进而不得不跟他热爱的中国“别了”……(本文根据相关报道整合编撰)


    在中国的十几年,何伟留下的除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,还有他献给中国的作品——那些作品记录了许许多多普通中国人在他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向开放、文明和进步的岁月中的独特经历和感受。

    比如前面多次提到的《江城》《奇石》和《寻路中国》。

    这三本书涉及的是关于中国的核心课题: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?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中国?

    这三本书通过叙述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经历,描写他们平凡生活中的细节和意外,来向全世界展现改开后中国的巨大变化和进步。

    《南方人物周刊》曾经这样评价道: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,是连一些中国的青年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。

    《华尔街日报》对他的评价更高:毫无疑问,彼得·海勒斯(何伟)是最关注现代中国的具有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......他对当代中国的描写,极富人性。

    对先知书店这套“何伟纪实作品集”感兴趣的书友,请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,一键收藏并抢先下单(你懂的)。透过一双美国人的慧眼,看到一个或许更真实的中国。



    ↓↓ 阅读原文 更多好书      点下在看 与君同在 

    • He was not the only one! +5
      • 好奇加拿大的大山在中国还能混不?
        • 大山一直是走政府路线的,是中国党营媒体的嘉宾。 +2
          • 赶脚大山都混不下去了。
    •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+6
      • 然也
      • 😂😂😂😂
    • 西方的孔子学院是不是都关了,彼此彼此 +2
      • 孔子学院得罪了法轮功而已。西方太不尊重孔圣人了。
        • 法轮功缝中必反到处投诉,好多账号被封 +2
      • 侨居西方国家的中国公民还没被赶走吧?
        • 那些是汉奸
          • 嘘,小心下面几位听见😂😂 +1
      • 学院和个人是对等的吗?我都不知道西方国家有没有在中国开过一个学院,举出一个就行 +2
        • 代理人很多 +1
        • 孔子学院就是中文学校而已. +1
          • 法轮功份子想混进来教中文,我们坚决不答应
    • 表面上是友好,骨子里什么样,谁知道啊?暗地里有没有替美国搜集情报?这个节骨眼卖车,就是故意制造轰动效应,抹黑中国,其心可诛。 +2
      • 以前外企同事,wellesley political science 的,98年后就没正经工作过,一直在上海,都不知靠什么为生。 +1
        • 卖车
      • 嗯,一看外国人那张脸,显然就是坏人😂😂 +1
      • 接下来,拿外国护照的假洋鬼子都该抓。再下来,出过国的都可能被CIA招募,也该监督劳改。海外粉红要有忍辱负重的觉悟 LOL +2
        • 嗯,里通外国。都是以前玩剩的 +2
    • Peter Hessler 是个好同学啊!他曾经住在我家楼上,写了一本书: River Town: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。还和我父母一个院校教书育人了几年。这本书我现在还有,写得很有意思,而且他那个时候居然到处走到处玩到处到农民的田地里camping,呵呵 +5
      • 那个时候没有《反间谍》,现在再去试试 +1
      • 田间露营?显然是在测绘军用地图,为美军带路😂😂 +6
        • 会不会是干摸金校尉的活?LOL +1
          • 有可能😂😂 +1
    • 传教士心态的何伟早就在中国名声臭了。可以看看知乎上的讨论 +2
      • 在义和团眼里外国人都是传教士 +13
      • 这样的洋人,在中国却迎合洋人传递中国的假消息。还要中国的大学花钱把他供起来?土共做冤大头也有个极限吧?
        • 嗯,洪洞县没好人,老外都是坏蛋😂😂。光辉一介国人,为迎合宣传,“传递外国假消息”。你任职的加拿大公司还“花钱把你供起来”,真是十足的“冤大头”。😂😂😂😂 +9
          • 我们公司把我供起来,是因为我有剥削的价值,资本家哪有冤大头,土共才是冤大头。我倒是奇怪,你天天在这里传递假消息,又是啥目的呢?你是功友吗?如果是倒是好理解。
            • 你们公司把你供起来,是因为公司不知道你是“光辉”,如果你把你在这里的言论提供给你公司,再看看你下场如何😂你比何伟坏多了(按中国的标准)。 +4
              • 下场大概很悲惨吧?所以这个就是真正的民主自由,不是国内文科傻青可以梦想的。说起来国内言论自由多了,只要不是喊口号反共,都没事。
        • 老外都这样, 说留着这种洋人其实是对中国好.
          • 在加拿大,你就是“洋人”。。。😂😂
            • 没问题, 让何先生回归正常不挺好的吗? 每次装个亲华人士, 不觉着尴尬吗?
              • 凭啥认定他就是装的?
                • 好吧, 那就是被装吧 感觉就是在PUA 中国人.
          • 活教材
      • 嗯,必须批倒批臭,再踏上亿万之脚!😂😂 +3
    • 不能因为他希望在中国生活就非要给他川大的教职吧,他不能干点别的吗
      • 不乐观。他除了间谍,貌似干不了别的。。。😂😂 +2
        • 成都是好地方,热闹,方便,物价便宜,退休可以考虑去
          • 同去,同去 +1
            • 就我所知,想去成都的都是眼馋成都美女的,目前还没一个例外
              • 哎我去😂
                你去不去?
                • 不去
                  白不去 lol
      • 讲中国好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