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Loading...
Ad by
  •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,最低月费仅$40.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
Ad by
  •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,最低月费仅$40.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

台灣七十年代淨化歌曲(据说那个年代很难通过审查),套在任何场景都能用。比如可以套在那遛冰上,也可以套在让人讨厌的数美女得猫步上。永恒的美丽


Report

Replies,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:

  • 枫下沙龙 / 梦想天空 / 国共党都搞“文革”, 不过,这两个文革正相反。 一个是扼杀“新的” ,另一个是砸碎“旧的”。故而,当年台湾风吹向大陆的时候, 许多的歌是那么的纯美。 比如这个
    • 台灣七十年代淨化歌曲(据说那个年代很难通过审查),套在任何场景都能用。比如可以套在那遛冰上,也可以套在让人讨厌的数美女得猫步上。永恒的美丽
      • 邓丽君是可以听,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她的歌。甜得发腻。
        • 同感。。当军用书包里的半砖头,飘出这腻腻之音的时候~~~她对我们这代的大陆人,是一个时代的标志。 有部描写香港大陆移民的电影《甜蜜蜜》,准确地描述出大陆人对他的情感。
          • 我们叫砖头块儿。年轻一代肯定没概念。附上一张图。这就是当年听靡靡之音的利器。


            • 这不是第一代
              • 你说的对。可是只能找到这个图片了。
            • 这是荡木君家里的照片?
              • 不是。照片里能看到墙,我们家穷,连"家徒四壁"的标准都达不到,所以从小学的第一支曲子就是"茅屋为秋风所破歌"。
                • 我忍住了,坚决不笑出声。骗谁呀?切。
                • 或者,你们家就叫:”杜甫草堂“。高大上呢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 也不是,按旧时的规矩,家里掌门的必须是"堂客",才有资格住"堂",如堂屋或草堂,等等。我们家掌门的曾祖母,18岁守了寡就没再嫁过,所以不是"堂客",也连累一家子没有资格登堂入室,住不进”杜甫草堂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那住哪儿?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在地主家用瓦房改建的的夫子庙的四面透风的马厩里苟且偷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我们专门贴了一个雕塑,问了你问题呢。
        • 不会吧~~~她的歌声是划时代的~~~
          • 好听是好听,但是不能多听。而因为不能多听,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去热爱或是喜欢。
            • 比大陆几个甜妹的好听多了, 邓丽君的甜蜜蜜, 甜而不腻~~~
              • 也许是我自己的偏见,因为我喜欢感伤色彩重一些的。
                • 忧伤王子~~ 你喜欢王傑《一場遊戲一場夢》? ~~: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没听过,但是名字忧伤,歌曲不一定可以达到荡木君的忧伤的感念呢。我理解荡木君的忧伤可能更多指的是;沧桑,风吹雨打之后的岁月洗礼之后的那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他比较崇洋~~: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不是的,主要是你们没有领悟他的传统的一面。实际上,如果要说忧伤,最可以最完美彻底表达忧伤的不是西方,不是洋派的地方,而是祖国,日本等地亚洲古老的地方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比如中秋,西方任何一种文化都表达不出祖国的中秋那种忧伤。祖国是忧伤大拿了都。
              • 你喜欢她所有的歌曲?我只爱其月亮代表我的心。怎么听都不厌烦。我听过多伦多日本社区的一个男生演绎这首歌,用纯正的中文。他唱完了,我们几个女生给他献花。
                • 一个社区的活动,献花是组织者安排好的,我们得献花,不是唱得好还是不好,而是反正得献花。在献花的时分,我用中文说:太美了,唱得太好了。谢谢。他愣了一下,用英文反问我在说什么?
                  • 那时我才发现,他不懂中文,也不会说。他只是为了唱这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的中文歌,用拼音标注歌词里的每一个汉字,这样练习了一个多月,才唱出了这首中文歌。
                • 不记得有那首不喜欢~~~
                  • 最喜欢的呢? 没有最喜欢的?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问倒我了~~ 美酒加咖啡~~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没听过了。有时间听。一听名字就感到俗。
        • 年轻时也觉得很腻,现在反而越发喜欢了,觉得每首歌都好,每个字都有韵味。。。大概是年纪大了喜欢吃甜食了~
          • 只喜欢她的月亮代表我的心,其他的一般,比较雷同,都是发抖颤抖的音。
            • 颤音和颤抖是不同的,哪个野子的"你看我在勇敢地微笑,你看我在勇敢地去挥手啊"才叫颤抖好吗?
              • :)贴链接。不然我们不信哈。
                • Here you go~
          • 《初次尝到寂寞》 我喜欢那个渐强。
            • 在听,虽然是唱的寂寞的主题,然而因为她的声音,我听不出孤独与寂寞。只听出了甜甜与蜜蜜呢。
              • 耳朵有问题。:-)
                • 嗯,经过我的耳朵的洗礼,所有的忧伤都变成了窝头般的甜蜜了。
              • 因为你整天叽叽咂咂哪里知道什么寂寞~
                • 人家知道的,只是邓丽君唱出来的寂寞可能不是我认为的那种。
            • 《假如我是真的》
              • 天,听了几个开始音符,就感到有浓郁的日本气息。所以,我一下子就更加忧伤不起来了。
                • 作词:庄奴作曲:欣逸
                  • 很有意思同学,香港的很多歌曲都有日本风味,WHY?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这个问题说起来太复杂。但是遗憾的是,这首《假如我是真的》是台湾的,不是香港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台湾?别说了,更多日本味儿,还被日本统治了那么久。多伦多一些台湾人对外还叫自己是日本人呢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你的问题就是知道的比较少,而太容易得到结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发表在 rolia.net 枫下论坛在整个六七十年代,在台湾流行音乐界甚至整个演艺界中,基本上是大陆人把持。年老的是大陆过去的,比如庄奴,而年轻的,比如邓丽君、林青霞、凌峰等等。原因很简单,这些所谓眷村子弟,因为没有本地人的财富积累比较难于在社会谋生,而反过来又比较开放,富于文艺才能,而纷纷进入演艺圈。他们都是后来所谓蓝营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作曲者身份的构成,当时台湾本地流行歌曲的创作源泉,基本是两个:西方、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的影响,第二个是大陆,特别是北方地方戏曲的影响。早期琼瑶的电影插曲你经常能听到莲花落的花腔曲调痕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然,日本流行音乐的影响比这些本地(不是本土)作曲家们的大得多。原因很多,比如经济的影响(日本经济发达)造成文化的优势,又比如日本当时对音乐作品(包括流行音乐)的细致要求,和台湾制作粗糙的对比等等。其实还有一个我总结的音乐结构的原因,也很重要。这就是商业曲式的选择(我没有打错字,不是商业趋势,而是商业曲式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管是当时台湾所受美国乡村歌曲的影响还是北方戏曲的的影响,其结果都是易于上口的分节歌曲式。也就是同一段旋律,非常好听,也上口,然后填上歌词。非常抑郁传唱,从而成为流行歌曲。典型的就是《路边的野花不要采》、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等等。但是,这种歌曲,对于商业模式来讲,非常不利。说实话,如果不是邓丽君唱过,这类歌不太会成为一首成功的商业化流行歌曲:一方面情感表达比较简单,在一首歌曲中,只有一个基本情绪,感情比较难于大范围的发展。更容易成为群众歌曲,而不是歌星歌曲,因为谁都能唱。如果不是邓丽君把“娓娓动听”拉到那么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的话,很难想象这些歌能成为一个歌星的代表作--谁都能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然,另一个极端就是比如歌剧的咏叹调。很多也很好听,但是平时你听不到大街上大家哼唱--太难了。不仅仅唱着难,很多曲式复杂到了很多人不太可能从头到尾哼下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是日本流行歌曲,或者说绝大多数日本流行歌曲,采用了一个非常商业化的曲式:ABA的三段体曲式。并且在作曲的时候,有意无意采用了一个非常商业化的模式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先有一个非常上口的A段。这一段,非常符合亚洲人的审美:通常都是四句:一句起,接一句和第一非常像的承,然后是个局部对比性的转,最后是一句几乎重复第一句的合。这一段通常非常好听,容易上口。难度也比较低。让听众听一遍,就能大概哼下来了。这一段的商业目的就是让这首歌成为“流行歌曲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接一段非常对比性的B。这一段或者有高音,或者有比较复杂的节奏,或者要求非常特别的音色。总之,这一段既和第一段在情感上形成极明显的对比,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感情变化和表现,同时有充分发挥某个歌星的特点。这一段的商业目的就是让这首歌不成为群众歌曲,而是某个歌星的专属作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再回到那个非常好听,非常上口的第一段。目的是加深印象,让你出门就能自己哼唱。有的时候,还会再回到B,但是不是必要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就会造成一个很有意思的KTV现象:听到一首歌的伴奏响起,很多人拿起话筒,可以非常享受、非常流利地唱完大家耳熟能详的第一段,然后就唱不下去了。但是等到第一段再现,又可以唱下去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种结果的好处就是,既能成为流行歌曲,又不会成为群众歌曲。因此在商业上会非常成功--人人能唱(至少一部分),但是除了原唱歌星,谁都唱不好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是那个年代日本流行歌曲的秘诀--至少我这么认为。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,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.ne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一个句子都重复了好多次了。但是,我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能改掉呢。你得有耐心。已经进入你的专辑了。
    • 台湾歌曲是当年校园内大家追随的东西,比本土的流行多了。记得侯德健,张明敏,苏芮,等等。
      • 还有被我党埋没的历史。。我党的那些打内战的战神和元帅们哪有一个比得了这位。还有这歌 +1
        • 最近才知道,我家只留下一张照片的祖辈,和这位是军校的同学。 下次回国上坟一定要献上最崇高的敬意。